“随着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宛梆的发展越来越好,像是‘花腔’,很多剧种都流失了,但宛梆保留了下来,这离不开宛梆人对宛梆艺术的执着追求精神。”
2017年11月21日晚,“唱响新时代——河南稀有剧种展演北京公益展演周”演出进入第七场,当晚宛梆《潼台关》演出前,李树建代表主承办方现场为演出加油打气,内乡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团长还表示,通过此次演出,要让宛梆“传承下来,发展下去”。
截至目前,此次展演周演出已过半,不论是剧目内容还是舞台呈现,抑或演员表演、剧种特色都堪称一次惊艳的亮相。与此同时,展演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稀有剧种如何受到如此高的关注度和认可?
作为此次“唱响新时代——稀有剧种北京公益展演周”活动的主要承办方,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在李树建的带领下,精诚团结,紧跟中心总经理李志远,总策划、总导演张建萍的指挥,从节目单发放、字幕音频校对等细节性工作到全体动员、策划等重大把关环节,事无巨细的为此次展演的成功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戏是演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当晚的研讨会上众位专家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数次为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此次活动鼓掌、点赞。10台精彩大戏,其中有7个剧种是国家级非遗项目,3个剧种为河南省级非遗项目,可谓集中了河南稀有剧种精华中的精华,真正做到了“激活传统、创新传统”。
内乡县宛梆剧团成立于1951年,是目前国内仅存唯一的宛梆剧种专业剧团。1992年被文化部命名“天下第一团”。此次《潼台关》首次亮相首都梅兰芳大剧院,不但来自于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的的大力支持和筹办,更得益于宛梆人不懈地努力和工作。感动之余,不由得对每一位为演职人员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深感由衷的敬佩。
演出空前成功,也恰好证明了:稀有剧种并非孤军作战,喜欢、爱好稀有剧种剧目的大有人在。可见,无论什么剧种,只要有好戏,有好演员,都会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喜爱。相信,不仅是宛梆,所有稀有剧种只要不断涌现好戏、好演员,一定会走出地域局限,亮相于更广阔的舞台。
宛梆《潼台关》又名《状元媒》,讲的是杨延景和柴郡主的爱情际遇。
宋王赵光义率郡主柴媚春到边关射猎游玩,遭到辽国肖天佐围攻,无奈退守铜台关,柴郡主被辽将所擒。危急时刻,杨延景奉命领兵赶到,救下柴郡主和孟雄。郡主心生爱慕,赠诗寄意、并以珍珠衫相赠。
宋王误认为救驾小将是傅金魁,为表彰他救驾之功,命状元吕蒙正做媒,欲将柴郡主许配傅金魁。八贤王赵德芳、状元吕蒙正进宫向柴郡主说明实情,柴郡主决心面见宋王陈述真相。杨家将打败辽兵之后,杨令公押杨延景到宋王面前请罪,柴郡主当面指认真正的救驾之人,宋王免杨延景无罪,并成全他与柴郡主的完美婚姻。
宛梆《潼台关》作为稀有剧种中备受大众欢迎的剧目之一,无论是在唱腔和舞台艺术表演上,还是在舞台的设计和表现上都是极为精致细腻又不失沉稳,特别是宛梆主弦(梆胡)演奏及宛梆唱腔音乐设计,深受专家和观众喜爱。
舞台上,张弛有度的故事情节、优美华丽的唱腔和演员精湛的表演中感染者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满场观众热情高涨,中途鲜少有人离席。精彩的演出不仅迷倒了满场观众,也获得了当晚“一剧一评”研讨会众位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唱响新时代——河南稀有剧种北京公益展演周”活动由河南省文化厅、中国艺术报社主办,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梅兰芳大剧院承办,恒品文化·戏缘APP、河南恭禧文化传媒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