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的大局观,就是不计眼前利益和局部得失,考虑更长远更广泛的利益,而形成的思想观念。内乡宛梆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们虽然没有高深的理论素养,也不会侃侃而谈地讲大道理,但他们却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大局观。
内乡宛梆是个事业定补单位,编制只有40个,而实际演职员工有80多人,办公经费、水电支出、大小车辆维护及油耗、演出设备的维修及购置、员工工资、演出服装更新、人才培养等等哪都需要经费来支撑,除了政府惠民演出的收入外,大部分经费支出主要是靠市场演出来获得,因此提高演出质量、满足群众需求一直是内乡宛梆常挂在嘴边的话题,争取商演机会更是宛梆人最关心的头等大事,大家都明白这牵扯到他们的饭碗,所以谁都看得很重。因此,只要有演出,再苦再累也高兴。
但内乡宛梆不是私营团体,它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是一个具有较高水准的县级专业演出团体,因而,配合县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只要上级有安排,他们就会不讲代价、不遗余力,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工作任务,甚至不惜忍疼推掉能挣钱的商演、蒙受经济损失也要坚决执行,这种情况还真不在少数!这样说来,宛梆的大局意识可以说是直接与经济挂钩的,但宛梆人从不会因个人的得失在大局面前说个“不”字。也许在有些人眼里觉得他们傻,不知道讲条件,不知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但他们觉得自己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的宣传机构,就像是给妈妈干活一样还有啥条件可讲?服从上级工作安排是自己的职责,也是听党话、跟党走的一种具体体现。
当多项工作相冲突时,宛梆人的大局表现得就更为突出。记得七一前夕,宛梆接到的任务是承办县里举行的建党百年庆典专题晚会,这个承办的意思就是说整场晚会是以宛梆为主的。当时的宛梆有商演,有市里的两项赛事活动,还有其他县直单位“七一”晚会的辅导及参与,宛梆人可谓是马不停蹄连抽转,白天有演出时晚上加班编排,下午、晚上有演出时,不管夜里12点多或者凌晨1点多到家,第二天早上八点都要赶到团里集合参加统一排练,因为晚会原创节目较多,任务量大,他们就见缝插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路途中对词,吃饭间隙练习,一连十几天都是这样!用他们的话说是“累哩站着都能睡着,正对台词哩响起呼噜了!”但一站到舞台上,他们就像打了激素一样浑身都是饱满的激情,根本看不出来他们是在极度疲惫情况下演出的。就这样,宛梆人没有一个抱怨累说不干的。这就是大局面前的宛梆人。
在宛梆这个群体里,随便聊起,每个人身上都有几段让人心酸的故事,有正在演出时得到亲人去世的消息,而强忍悲痛把戏演到结束的孝子;有家里遇到突发事件亟待解决,而不能立即赶回去处理的顶梁柱;有头天晚上还在舞台上演出,摸夜路赶回家跟上第二天结婚的新郎官;有在演出现场脱不开身,亲妹妹出嫁需要陪送而缺席的哥哥;有在舞台上演出时扭伤,而咬牙坚持演到最后的汉子;有妻子在医院生小孩,而不能在身边照顾的丈夫;有孩子生病不能带其就医,而让老人或亲戚代劳的母亲;甚至还有正在医院输液,而拔掉针头打的赶到演出地救场的病号……这都是发生在宛梆人身上的真实故事,可能“戏比天大”这四个字从他们入行时就已经刻在心里了!如果没有与他们打成一片,根本不会了解到这些舞台背后的感人故事,更不会想到“戏比天大”这四个字的分量在他们心中是如此之重!谁能说这不是大局意识的体现?
大局意识全局观是人们常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但往往容易变成空泛的政治表态,而宛梆人的大局观显得更为真实些,是一点一滴地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