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翠亭(武新茹)考上中国戏曲学院了!
近日,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优秀青年演员武新茹被中国戏曲学院录取这一喜讯,迅速在内乡文化界传开,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都集中在这个喜讯上。
据悉2021年内乡宛梆两名青年演员参加高考,两人同时进线,这是继宛梆演员刘旭锡之后又一位考入高校的青年演员。他们是内乡宛梆的骄傲!该喜讯再次引起宛梆剧团一批有上进心的演员们纷纷加入参加高考的备战中。
武新茹,女,1983年生于河南南阳内乡赵店,毕业于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现为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优秀青年演员。性格爽朗,积极向上,戏曲表演文武兼备,唱腔高亢奔放,表演热情大方,其花腔委婉清亮,在宛梆剧团属于佼佼者。表演主攻老旦,须生,代表性剧目有《佘太君辞朝》饰演佘太君;《五世请缨》饰演佘太君;《大脚夫人》饰演杨大脚;《黑打朝》饰演唐王等。2016年参加第七届黄河戏剧节戏剧大赛荣获二等奖;参加南阳市第八届戏剧大赛荣获一等奖。2017年参加第六届南阳市小戏小品大赛荣获表演一等奖。
内乡宛梆之所以能出这样的人才,这与内乡自上而下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是分不开的。
政府重视,创办艺校。宛梆这个稀有剧种,没有专门的学校培养,靠老辈艺人的口传心授进行传承。内乡县文广旅局高度重视这一剧种的人才培养,克服种种困难,通过多种途径争取建设项目,在内乡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创办了南阳宛梆艺术中等职业学校,专门为宛梆培养人才,以确保宛梆艺术传承后继有人。
博大胸襟 正确理念。团长武新建胸怀大志、远见卓识、勤政务本。他经常在会上鼓励大家:年轻演员应该有进取意识、有上进心,我团支持大家参加高等学府考试,提供学习条件,解决学习费用,已解后顾之忧。鼓励大家参加各类赛事活动,不论是团体赛事还是个人赛事,产生的费用团里报销,并根据获奖情况进行奖励。
舍得投资,培养人才。与其他剧种相比,宛梆难学、难唱,对演员的要求比较高。因此,该保护中心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内乡宛梆发展的重中之重。利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提高演员水平。近年来先后邀请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左奇伟、刘小军,原中国戏曲学院附中校长张逸娟,河南大学教授王凯歌、省职业学院陆文喜、陆蓓,省院团专家杨黎明、梅喜雪、宋秀丽等十余人多次到保护中心授课。并举办戏曲专业知识讲座。同时也送出大批优秀青年演员到北京、郑州、南阳等院校进行专业学习培训。这次武新茹在秋季开学时,将进入国戏进行为期四年的本科学习生活。
老少结对,精准培养。在年轻演员的培养上,更是精准到一对一。确定名、老宛梆艺人为老师,推选优秀学员为重点培养对象,组织拜师收徒仪式,通过“手把手”“口传心授”的传统方式,传承宛梆独具特色的音乐唱腔,做好传承工作。
创造条件,留住人才。为了使培养出的人才能留得住,宛梆艺术中心在编制不足的情况下,成立内乡县菊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使一批青年骨干演员吃了定心丸,能专下心来从事宛梆艺术事业,为宛梆事业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演出实践,锻炼人才。以戏代功,以演代训,以戏带人,给年轻演员提供机会,这是宛梆剧团的发展理念。选择优秀青年演员参演大戏,扮演重要角色,每个角色都实行AB角培养,使更多的演员都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演出实践中锻炼成长。同时,还选拔优秀骨干演员参加省市戏曲大赛,增长见识,提高综合艺术水平。
重视人才培养,是宛梆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方式,相信在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良好团队氛围中,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宛梆艺术人才,使宛梆这朵艺术奇葩更加娇艳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