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13503907698

联系人:武团长

地址:内乡县城关镇临湍路68号

邮箱:nxwbbhzx@163.com

手机:13503907698

网址:www.nxxwbjt.com

当前位置:内乡宛梆 >> 新闻中心>>正文

珍 稀 宛 梆

来源: 作者: 热度:Loading... 日期:21-07-06, 07:43 AM

这个剧种也太珍稀了,珍稀到全国只有唯一的内乡宛梆在传承。一个有着近四百年历史,那么火爆、充满激情、曾拥有百家之多宛梆班社的剧种,怎么一下子就剩下一个表演团体?

我对宛梆是相当神往的。它脱胎于秦腔,完臻于清代,曲调丰富、唱腔激越、阳刚大气,数百年间演遍豫鄂陕、倾倒众乡邻,“看了梆子戏,心里真美气”“要想心不慌,去听梆子腔”……可是宛梆唱腔独特、难学难唱、音域要求高,唱者吃力,也因自身古老、长期流传民间、少有文人介入,没有足够的外部条件促其与时俱进,因此自上世纪三十年代,随着豫剧、曲剧的兴起与流传,宛梆班社随之锐减,活动区域逐渐缩小,至解放时仅存内乡县一个戏班,也就是今天的内乡宛梆剧团,现为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

这是一个剧种的悲怆,也是宛梆的无奈。

宛梆,从明末清初走来,曾有自己的辉煌和繁荣,有着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独特的文化,然而近四百年的历史却在解放初期差点消亡,是内乡县人民政府挽救了宛梆。1951年将当时内乡境内仅存的一个宛梆班社收编改制,成立了内乡宛梆剧团,几十年如一日精心浇灌、辛勤培育,使宛梆这一艺苑奇葩大放光彩、一路欢歌。今天,为更好地传承宛梆艺术,打造宛梆品牌,又拿出县城最好的地段建设新的宛梆艺术中心,其功绩盖莫大焉。我来到内乡县城最美的湍河西岸,约20亩的宛梆新址是集办公、排练、教学、演播、艺术培训为一体的标志性建筑。清晨的阳光象展开的折扇照射下来,闪着清爽明朗的光芒。湍河水清澈透明,倒映着蔚蓝的天空,一群麻雀散落在河边的白柳梢头,叽叽喳喳地欢叫着,叫得那样响亮,那么激昂,处处都能感到生机和希望。


我又来到宛梆剧团原址,原有的房舍已无踪影,由于县城建设的需要,这里改建为商贸大楼。但就是这个地方,这个院落,曾承载了内乡宛梆近六十年的风雨历程。宛梆人在这里生活,在这里排戏,在这里留下深深的时代印记。几十年风雨变故,宛梆人历经起落屡挫不衰,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衰萎,无不成为宛梆艺术自身的一次熔锻和升华。这种熔锻和升华,除了宛梆艺术本身植根于广大群众的沃野厚土、有强大的生命力外,更仰仗于一代代乐守清贫、不畏艰辛、情系宛梆而甘于为之献身的演职员的拼搏与奋斗。

1951年至1955年,因宛梆剧团初建,诸事待举,主要演员仍是从旧时代走过来的老艺人,所上演的剧目大都是一些师传剧目,老戏老演,很不规范,但也只能以此维持剧团的正常运转。从1956年开始,在内乡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南阳地区文化主管部门组织一批新文艺工作者对宛梆剧目进行挖掘整理,在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下,仅1956年至1963年的六、七年间,就先后挖掘整理出《汶江河》《浑圆镜》《化心丸》《下陈州》《花打朝》《铡美案》《桃花庵》《卖苗郎》等50多部宛梆传统名剧。其中《汶江河》1959年9月参加南阳地区观摩汇演获得剧本整理二等奖、演出二等奖,被中国制片厂录制成唱片进行播放;《化心丸》《花打朝》《秋菊倒酒》等剧目参加河南省戏剧汇演,均获得奖项,饮誉中州。同时注重组织自身力量创作新剧目,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创编了现代戏《回门》《当代愚公》《护林包公》《白求恩》等,八、九十年代创编了大型现代戏《追求》《一方热土》、《大山之子》及新编历史剧《三院禁约碑》等,本世纪初创编的历史故事剧《医圣张仲景》《取宛城》《内乡知县高以永》等,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了宛梆知名度,推动了宛梆事业的振兴和发展。

我就这样任思绪在温润的空气中飘逸,而在内乡宛梆原址和新址的穿行中,更感到一种奔腾的力量,扩充着宛梆的血脉,裹携着这一珍稀剧种走向无限光明的前方......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24小时热线:13503907698 网址:www.nxxwbjt.com  豫ICP备19025939号-1